组织开展公司内部巡察监督,重点关注招投标、设备物资采购、分包工程管理、项目管理及成本管控等企业重要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,强化过程监督,保障各项制度落地落实。
什么是电力发展的量变到质变?这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,需要详细而严密的论证,在这篇回顾文章里,我主要是从几个侧面来做框架性分析,试着回答电力工业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的问题。世界领先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、智能电网技术、先进的清洁煤发电技术、水电建设技术、核电技术等开花结果。
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10年的926万吨下降至2019年的89万吨,下降了90.4%,比2006年的峰值约1350万吨下降约93.4%。从煤电纯凝与热电联产机组综合热效率看,2017年中国、德国、OECD国家、美国和韩国的热效率分别为48.6%、44.3%、39.0%、37.0%和39.6%。截至2019年底,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8.44亿千瓦,占总装机比重42.0%,比2010年底提高15.5个百分点。纵观中国电力发展史,这十年间煤电比重的下降速度和结果均前所未有。这两个指标看似简单,却是中国几代电力人魂牵梦萦、为之奋斗的目标。
煤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由2010年66.9%下降到2019年的51.8%。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由2010年的9.66亿千瓦,提高到2019年底的20.10亿千瓦,增长了108.1%。入冬以来,全国用电需求快速增长。
根据供需形势适当增加煤炭进口,优先用于发电供暖用煤需要全国用煤需求快速上涨,对铁路运输也是一次考验。七是做好保供稳价工作。入冬以来,全国用电需求快速增长。
三是充分发挥储气调峰作用。已组织煤炭主产区和煤炭企业在产地、铁路沿线和北方主要港口,准备一批应急保供煤炭资源,长则3至4天,短则1至2天就能供应东南沿海和两湖一江等重点地区。
提前做好大风、大雾等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接卸预案,保障进口LNG稳定供应。新一轮全国大范围寒冷天气将对天然气保供带来哪些影响?低温天气将对天然气保供工作带来一定影响。五是利用互联互通工程,组织南气北上。确保民生用气量足价稳入冬以来,受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和低温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,全国能源需求高速增长。
入冬最强寒潮来袭,百姓取暖用电需求会受到影响吗?煤电气供应能否保障?记者28日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主要负责人。二是重点保障北方地区取暖用气需要。指导山西、陕西、内蒙古等煤炭主产区和重点煤炭企业,在确保安全前提下,加快产能释放,千方百计满足用煤需求。这位负责人说,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和国家铁路集团共同做好煤炭运输保障工作,以发电供热用煤为重点,统筹运力资源,全力保障生产生活用煤需求,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。
九是及时协调解决影响供暖供气个案问题。已协调有关方面多举措及时应对,全国电力供需形势趋于平稳。
目前,7省市日供气量约4.7亿立方米,保持两位数增长,占全国供气量40%左右。根据供需形势适当增加煤炭进口,优先用于发电供暖用煤需要。
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18天以上的合理水平。四是将管存提高到高位水平。二是加快提升电厂存煤水平。六是保障LNG船舶及时靠港接卸。充分利用大电网资源配置优势,统筹做好跨区域电力余缺互济,做好水核风光火等电源统筹调度,保障重点地区和民生能源供应。27日国家管网管存已提高到历史高位,必要时可发挥管存调节保障能力,有效应对用气需求短期大幅攀升。
极端情况下实施方案时,做到只限电不拉电。三是加强重点地区用煤保障。
这位负责人强调,指导重点地区做好发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,保证高峰期间电力供应能力。天然气是北方地区取暖重要能源。
确保电厂存煤稳定在合理水平以上。对电煤供应相对偏紧的湖南、江西,协调煤炭主产区和煤炭企业对存煤水平较低的电厂给予资源保障,目前两省重点电厂存煤可用天数均在18天的合理水平。
中俄东线中段近日投产,可增加1000万立方米/天以上资源供应。要求执行方案前,切实履行告知义务,做好供电风险预警告示,确保企业有预期。目前,我国已采取一系列充分准备一是千方百计增加资源供应。经济快速恢复、极寒天气、供应能力受限等多重因素叠加,湖南、江西出现高峰限电情况,浙江推动能耗双控和减煤过程中也出现了局部限电的情况。
这位负责人说,要全力做好电力供应保障。一是全力组织增产增供。
通过减少南方区域可中断工业用户用气,增加资源北上。今年供暖季继续加大对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用气保障力度,将资源安排向7个重点省市倾斜。
我们已提前做好准备,制定周密的煤炭保供应急预案。必要时组织精准有序减少可中断工业用户用气,确保民生用气不受影响。
这位负责人说,从供需看,尽管部分区域、部分时段可能出现保供压力加大的情况,但总体上是平衡的,民生用气有保障,能够保证人民群众温暖过冬。民生用气特别是居民用气严格执行门站价格政策,不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,能够保障量足价稳。八是组织做好精准有序的压非保民预案。12月份以来全国发用电同比增长11%左右,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。
这位负责人说,已要求各地政府部门和有关企业对有序用电预案全面梳理,科学论证,保证不能涉及民生领域,不能涉及居民。一旦遇到紧急情况,及时启动预案,调动煤炭生产企业组织煤源,协调衔接运力,保障电厂正常运行。
坚守民生底线,确保居民和公共服务等民生用电。五是强化应急保障机制。
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市场价格监管,对价格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。全力保障生产生活用煤需求煤炭是我国发电供暖的重要能源。